2008年,三鹿奶粉致使30多万婴儿受到毒害。三鹿董事长田文华,因此走上被告台,被判为无期徒刑。不过,在服刑期间,她三次获减刑,已变为有期徒刑16年,很快就要重获自由。
田文华,作为曾经国内最大奶企三鹿的“缔造者”,如果没有三聚氰胺事件,她或许会在荣誉和掌声中度过一辈子。
2008年9月,甘肃一家医院接诊了一个8月大的婴儿,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双肾多发性结石以及输尿管结石。
一个婴儿竟然得如此罕见的怪病,实属蹊跷。更奇怪的是,在过去3个月内,这家医院已经接到了14名相似的患儿。
出于警觉,医生询问了所有的家长,结果,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他们都在长期饮用三鹿奶粉。
几天后,一篇题为《14名儿童头患肾病疑喝三鹿奶粉所致》的报道,揭开了中国奶企最黯淡的一幕。
该报道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受到疯狂转载,直接引发了一场举国惊骇。
原来,不仅在甘肃,还有湖南、湖北和山东等地方,相继也有媒体传出消息,称也发现类似患儿,且都在喝三鹿奶粉。
霎时间,压抑的愤怒和不满变成汹涌的民意,网友们更是直指三鹿,要求三鹿给出合理解释。
为此,三鹿回应,称一切都还没有证据,目前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不排除是同行在耍手段。
然后,三鹿发声仅仅几天后,就遭到了疯狂打脸。
卫生部发布的通告中,高度怀疑三鹿奶粉中掺杂了一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消息曝光后,全国的家长都炸开了锅。
而在2008年最后一天,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走上了法庭被告席,被判无期徒刑。
那么,田文华究竟是如何走上这一步的呢?
1956年,散居在河北省石家庄郊区的45名农民,一起成立了一个乳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三鹿的前身。
当时合作社里,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羊,虽然条件落后,但这些农民却用双手缔造了当时石家庄最大的奶牛养殖场。
那时候没有添加剂,没有扭曲的商业思想,只有45个农民怀揣着梦想。而这一切的美好,直到田文华的到来而彻底的改变。
1966年,田文华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这个乳业生产合作社,成为了一名兽医。
后来,田文华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成功克服了奶粉母乳化难题,成功当上了厂长。
靠着母乳化这张王牌,三鹿连续15年盘居全国奶粉销量第一。从此,三鹿成为了国内市场的一枝独秀
当时,田文华可谓是风光无限,被各大媒体评为“优秀企业家”,甚至还被称作“妇女救星”。
然后,在得到这些赞誉之后,田文华的初心开始发生了变化。
后来,国内各大乳制品品牌先后崛起,再加上国际品牌先后向国内引入,三鹿奶粉的市场份额面临打压。
田文华开始焦急不已,决定进军低端市场以节省成本,还砍掉了原有的农场。
随之,三鹿奶粉的价格降低了,消费者一时多了起来。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直接让田文华在黑暗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原来,很多地方的加盟厂商低价收奶,然后再高价卖给三鹿,以此来赚取差价。
甚至,还有在牛奶中掺水,导致牛奶无法通过蛋白质检测,直接沦为废奶。
田文华知道后,气的暴跳如雷,但最后也无可奈何,因为这其中牵连着太多的利益关系。
而要恢复集中监督模式的话,成本就会提高。为此,田文华再次萌生了一个疯狂想法。
2007年6月,田文华收到了三鹿新厂连续亏损11个月的报告,她便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即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可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虽然能提高蛋白质含量,通过检测,但长期服用,就会严重损害人体的泌尿系统,导致发育迟缓,脑袋变大,甚至导致癌症。
兽医出身的田文华,自然知道三聚氰胺的危害,但当时的她,已经丧失了良知,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但很快,在三聚氰胺的危害下,开始有受害者出现。
安徽阜阳的儿童,患上了大头病,还登上了报纸。
但这时候的三鹿,并没有及时回头。因为效益的回暖,彻底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三鹿选择花巨资做公关,先是安抚消费者;又和广告公司合作。
但很讽刺的是,那年田文华刚好在北京参加科学技术大会,在会上呼吁厂商们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真相是不会被掩盖的。
2008年,兰州医院陆续接到患有肾结石的婴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饮用三鹿奶粉。
截止到2008年9月,已有30万婴儿,出现了泌尿系统的疾病,甚至有4个婴儿还死亡了。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相关部门进入了调查,最终查出,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报告结果出来后,三鹿才灰溜溜的承认了事实,还表明目前已有700吨有害奶粉流通在市场上。
而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也走上了被告席,被判为无期徒刑。
值得一提的是,田文华在2011年获得了第一次减刑机会,后又在2016年把握住机会,将刑期减少到了16年。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田文华会很快就出狱了。对于此事,你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