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惕宝宝“秋季腹泻”,学会这几招让宝宝远离腹泻“魔咒”
“忽如一夜秋风来,腹泻患儿排成排”,
秋季到来,因腹泻到院就医的患儿明显增加,
到了早晚逐渐转凉,冷热交替之际,
肠道病毒也开始作乱,
如何应对秋季腹泻?
成为了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1、秋季腹泻主要症状是什么?
患儿感染轮状病毒以后,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潜伏期一般1-3天,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的情况,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所以轮状病毒腹泻常见症状为“烧、吐、泻”,可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家长在患儿的家庭护理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用药及防脱水
轮状病毒虽为自限性疾病,但当宝宝合并感染时,需要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不要自行随意用药。
腹泻对患儿危害极大的就是脱水,严重脱水时会造成大脑等器官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患儿出现腹泻的情况要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饮食
患儿如果出现频繁呕吐时的情况下是需要禁食的,无呕吐的情况可以继续饮食,但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如米汤、稀粥等,不要强迫宝宝进食,可少量多餐。
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妈妈这个时候不要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
🔹臀部护理
腹泻易引起红臀、甚至破溃,所以年龄较小、使用尿布的患儿,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宝宝清理粪便,用流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轻柔擦干后可使用护臀油,避免粪便、尿液刺激皮肤引起尿布皮炎。
🔹注意隔离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要做好消毒隔离,减少外出,预防交叉感染。
3、科学应对更益于疾病防治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饮用或进食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受到感染,同时接触受污染的物件表面也可能被传染。为避免感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幼儿养成洗手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食物,不吃隔夜食物。
2、提倡母乳喂养
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同时妈妈们要注意哺乳卫生,清洁乳房,勤换内衣。
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玩具等经常接触的物体也要擦拭消毒。
4、做好防护措施
清理呕吐物、粪便和受污染的地方和物件时须佩戴手套,并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和消毒,事后须再彻底洗手。
5、尽量避免与其他患腹泻的人员接触
对于明确是秋季腹泻的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如症状明显者应送医院进行治疗,并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暂停上课或留在家中休息。
6、供婴儿使用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宝宝,家长可以在每年7月—9月,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给孩子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但接种疫苗并非“一劳永逸”,仍会患有其他类型腹泻。
需注意的是,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患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要注意要合理用药,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失。
总之,秋季轮状病毒来势凶猛,家长们不可轻视,帮助宝宝做好日常预防和及时疫苗接种;宝宝“中招”,也不必慌张,做好护理和陪伴,共同打败腹泻“元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