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幼升小,今年尤其难!都怪7年前的那波生娃高峰?

婴童网

01

南京幼升小,今年尤其难!都怪7年前的那波生娃高峰?

今年招生季来得比往年更早一点。

尤其是幼升小家长,一过完年就进入状态,马不停蹄地到处咨询幼升小的各种时间节点、政策要求——

三证一致是哪三证?落户时间有什么限制?公民同招是什么意思?摇号怎么摇?面试怎么准备?……

如果您家正巧也有孩子幼升小,就会知道今年入学“盛况空前”。

因为娃太多太多,好学校太少!

02

怎么个多法?

我们都知道生娃也分大小年,一定程度上,孩子出生那年本市新生儿的多少,决定着未来小学、中考、高考甚至就业的难易程度。

那么今年,要读小学的娃有多少?我们特地查了南京统计年鉴,细究下南京近十年的人口出生数据——

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人口数据走出了一条抛物线——

这条抛物线有两个波峰,一个是在2013-2014年,因为2013年12月,单独二胎放开,导致2014年南京出生率走出一个“小高潮”,一下突破7万。

第二个是在2016—2017年,因为2015年10月,二胎全面放开。新生儿人数一路上扬,尤其二胎比例上升,2017年,达到了波峰最高点90768万人。

而2016年9月-2017年8月,踩在出生率巅峰上的这波娃,都是今年要“幼升小”的,其中不少都是“从天而降”的二宝,都要配对学位,学校的存量明显就不够用啦。

03

其实,南京也不是没有预案。

过去这几年,为了弥补学位差距,市里到处疯狂建学校,从建邺到江北、从雨花到江宁,南外、附中、金中、一中、拉、力、琅各种顶尖一线名校的分校遍地开花,确实是在努力做到教育均衡,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

但那些名校分校,有的还是待建工地,只有规划,搞完得有个三五年;有的刚刚开工,最快的也得明后年;还有的招生没几年,没出成绩,没多大吸引力。

再加上,家长都知道挂牌分校水分大,虽有本部资源扶持,但远水解不了近火,都是新老师、新团队,结果还需要时间检验。

还有家长开玩笑说,“南京现在的挂牌名校,比老乡鸡的分店还多”。大家心里门儿清,再好的资源,这样一稀释,也打了折扣。

所以,家长们就削尖了脑袋让孩子往老牌名校里挤,比如拉力琅芳,又或者想方设法上那些已经干出了名堂的名校分校,比如汇文、银城、仙外等,还有和好初中一脉相承的玄外附小、明道小学等等。

但比起庞大的需求,名校学位实在有限,加上民转公大潮下,民办学校大福缩招,又让本不富余的学位更加紧俏。

04

僧多粥少,必然加剧了竞争。

想让孩子上名校,脱颖而出,除了花重金买学区房,还要拼命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争取一路不被淘汰,不被分流。

因为大概率上,上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上好中学,才能上好大学。

而踩在生育率巅峰上,2017年的这波娃,可想而知未来中考、高考未来竞争进入白热化。为了娃幼升小不掉链子,不少爹妈开始早做准备——

有的把娃的数学,从20以内加减法紧急提升到100以内。有的加紧让娃识字突破500,这样上小学考试不用等老师读题。还有的开始研究家访如何接待,找往年的面试题给孩子进行情景模拟。

不过升学择校,竞争的还不止是娃的实力,还有家里的资源。

身边有爸妈没备好学区房,择校受阻,开始打退堂鼓,要不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吧,但想想孩子活蹦乱跳的,也不像有啥毛病,还要找人打一堆证明保留学位,也不容易;还有的爹妈在家数钱,看看要是未来中考普高考不上,够不够上个国际班,送出国。

想想这帮爹妈也是惨。

当年扎堆生娃,建个卡要等名额,公立医院挤破头,等到孩子生了,打个预防针排大队,买个进口奶粉都常常遇到缺货,好不容易托关系上到不错的幼儿园,如今又遇到更大的挑战——上小学……

05

比起小学的火爆,幼儿园可就有点冷清啦,据说,不少幼儿园今年的毕业学生远大于入学的新生数。

前两天看到一则报道:一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说,“两年前,还是孩子们追着我们跑,现在,是我们追着孩子跑。”她正担心秋季的招生计划能否完成。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南京不少幼儿园生源下滑,有专家预计这两年很多民办幼儿园会关停。

想想三年前幼儿园多难进啊,尤其是好点的公办园,先得到托班占坑,还得花钱上他家的亲子课。现在情况明显好转,一下子亲民了很多。

而未来几年,受疫情影响,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娃少园多,以后幼儿园随便挑,等这波娃中考的时候,六大不用烦,一本躺着进。

现在想想果然鸡娃不如鸡自己,选择大于努力。

怪只怪自己当时一时大意,没踩到点子上,但生出来了也不能塞回去,只有关关难过关关过。学是有得上的,只要不盯着名校就行。

等到孩子上了中学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比成绩和上名校更重要。

最后,附上2022年南京各区小学电脑派位计划,仅供参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