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景山防艾在线)
原标题:网购HIV药物,信息保密安全吗?
今天讨论的内容关乎于“电子处方信息安全”,因为有很多信息都是在网络上获取,因为也会有不完善的地方,只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想法和怀疑,也代表了在感染者群体当中大部分人的疑问。因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方和大型官方媒体就类似事情做出过报道和解释。我作为普通人也只是怀疑,怀疑,再怀疑的态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全文不讨论网络购药的真假问题,全文以药是真的为出发点讨论)
我们所有的问题,可能要从一个感染者朋友给我发了这份信息开始,这只是其一;我详细询问了他过程,他只是再某阿大药房搜过相关的药品信息,可能是大数据推送信息就这样精准的找到了他。其二的朋友截图不方便截图发送到这个里面,但是大致也类似是这种短信。他是个人长期在网上全自费购买药品,因为他担心医院泄露信息,更害怕别人查询到他的信息,因此他选择在网络购买,但是几乎来自于阿里大药房、京东大药房、美团大药房关于多委托、必妥维、乙肝等药物降价的消息,他几乎都能够收到。于是,我决定写下这一片文章也是因为这件事——难道互联网医院,真的比医保局还注重个人信息嘛?
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度娘。
1、2017年,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据媒体报道,该案中有超过7亿条公民信息遭泄露,8000余万条公民信息被贩卖,其中包括某单位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被入侵后导出的大量孕检信息。王某辉、陈某亮等7人被法院判决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三至五年不等,并被处以罚金。
2、一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短信拦截医院数据售卖事件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7月9日,在暗网论坛以3元/条价格售卖的医院实时挂号数据,是由第三方预约挂号网站的短信平台导致的泄露。该事件中,卖家称数据隔天提供,每日10万条,挂号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手机号、对应科室等,是医疗诈骗和精准营销类黑产需要的核心数据。
3、2023年6月经查,衡南县某医院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造成部分数据泄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衡南县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该医院作出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对第三方技术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以1.2万元罚款。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医院信息安全建设不仅包括安全技术建设,更重要的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技术不高但管理良好的系统远比技术高但管理混乱的系统安全,技术和产品要通过管理的组织职能才能发挥最佳作用。因此安全因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执行力的问题,但是这是在实体医院当中,并且hi v的定点医院几乎没有私立医院的情况,都是和国家二甲以上的医院,或者地方公共卫生中心,传染病医院等。
我们来看一下互联网医院的购药流程是怎样的。
这是只是一个标准的示例
由此图可以得出,电子处方和电子药房的生成都是根据实体的线下医院进行,这样的做法的确规范了医生的的很多方面,国内拥有医生资格开具处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许在某家私立的妇产医院、也或许在某家私立的男科医院,也有或许在某家私立的整容医院;他们都具备开具处方的资格,可是这些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相比,你更相信谁的信息化保密性呢?
互联网药店的存在,对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来说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依托完善的监管措施予以管理,互联网药店能够为药瓶零售代理业绩上的增加,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正常的零售秩序就会遭到践踏和破坏,这是零售行业所无法接受的;而对消费者来说,监管得当的互联网药店,可以为自己的药品采购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同样,如果是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选择互联网药店,很容易导致用药安全隐患的出现。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互联网上买到要,也减去了见面购药的尴尬,可是你是否真的关心这张电子处方的信息是否会落入他人之手。也只有在备受歧视的乙肝,艾滋,丙肝队伍当中,大家会格外小心。
HIV感染者通过网络医院购药确实面临一系列特殊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数据隐私和用药安全。这两方面的问题在缺乏严格监管的环境下可能会被放大。
数据隐私
对于HIV感染者来说,疾病的敏感性使得个人数据的保密尤为重要。在一个没有严格监管的互联网药店环境中,存在着电子处方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这些信息落入他人之手,感染者可能会遭受社会歧视、职场不平等待遇、心理压力增加等后果。
用药安全
互联网药店的产品质量受到监管力度和系统完善程度的影响。对于HIV感染者,如果购买到假冒或低质量的抗病毒药物,不仅疗效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加重病情或产生抗药性。
综合考虑
因此,对于HIV感染者来说,选择网络医院或互联网药店购药需要格外谨慎。他们需要确保所选的平台有严格的数据加密和保密措施,并具备合规的运营资质和高质量的药品供应。
综上所述,针对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更加严格和细致的监管机制,以确保他们在享受网络医院和互联网药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会因此面临不必要的风险。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都需要对这一问题高度警觉,确保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不牺牲个人隐私和用药安全。
最后,我想特别说明一下。我们在这个国家生活,我更应该相信我们的国家医疗队伍是不会去泄露你的隐私的,更何况我们的疾控和我们的定点医院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训对艾滋患者的保护、尊重。更多的时候他们参与的培训就像工厂参加的安全培训一样,患者信息就像一个警钟随时在提醒他们。我们如果连国家正规的医院都不相信,要去相信一个在市场条件下风雨飘摇的私立机构,那么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就是他”缺钱“时出售给别人的条件吧~这个世界上信息都没有绝对性,你既然没有隐瞒医生你疾病的情况,又何必尴尬与医生面对面。有病就治,有药就吃~希望你尊重爱护你的医生、尊重艾滋病友圈,也尊重你自己的生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