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腹泻,该怎么办?是在排毒吗?

婴童网

原标题:吃中药腹泻,该怎么办?是在排毒吗?

吃中药腹泻,该怎么办?是在排毒吗?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医、中药养生。这是因为老祖宗流传下来是中医中药,不但可以彻底根治部分疾病,还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那么你在使用中药的时候,都清楚知道吃中药的过程中是有什么注意事项的吗?为什么有的人一吃中药就会拉肚子、呕吐,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服用中药会腹泻?

这是很多人在吃中药的时候都会遇上的,吃中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实际上之所以吃中药后会导致腹泻,主要是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药物因素

在中药中有一类药被称之为“泻下药”,这类中药均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功效,一般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这类药在服用后,可能会使排便次数增多或是直接导致腹泻,不过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治疗因素

在中医里有个名词叫做“排病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激发我们体内的防御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使积聚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排病反应导致的腹泻,一般不会导致全身无力或虚脱,因此只要能耐受,且精神状态良好,是没有影响可以继续服药的。

第三:个体因素

这就是跟个人体质挂钩了,如果身体体质偏虚寒,胃肠道很敏感的人,平时稍微吃点寒凉或辛辣油腻的食物也很容易拉肚子。

服用中药后腹泻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服用中药期间是需要忌口的。通常而言,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都应该尽量不吃,以免影响胃肠道功能以及对药物的吸收与疗效。一般来说,如果医生在开中药时没有指定每天的服用时间,一般都是建议在饭后的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服用,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我们胃肠道的刺激,避免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如果在服用中药后出现了腹泻,精神良好且没有产生全身乏力、疲累和虚脱的情况,是无需停用中药的,多喝点温开水、吃些小米粥等补充水分即可。如果是出现严重的腹泻,即每天排稀便比平时增加超过6次,且排便前后有腹痛,感觉疲累、虚弱无力,甚至是出现了口渴、恶心、呕吐、烦躁、头晕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那么服用中药就呕吐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很多中药方剂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吃上嘴,都是又苦又臭的,对于一些味觉神经相对敏感的人,吃中药时就会很容易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这类人建议在服用中药时,稍微把中药放凉再一口气喝掉,饮药途中最好不要停顿,以免勾起药味而诱发呕吐。服完中药后,可以立即用凉开水漱口,再饮用少量凉开水或嚼口香糖,帮助祛除药味。

如果是因为病情变化,一开始服药时无呕吐,后来服药过程中出现呕吐现象的,建议及早就医,让医生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而对于那些本身就对中药抱着抗拒心理的人,在喝中药时也会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呕吐的应激反应产生,这类人群建议不要就不要勉强自己喝药了。

写在最后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 能不吃药,就不要吃药。大家日常应该多爱惜自己身体,保持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作息,多参加户外锻炼活动,身体倍棒不生病也就不用吃药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