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时间是可以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然而对于当年深受三鹿奶粉毒害的家庭来说,这13年一路走来,心灵深处的痛苦非但没有减轻一分一毫,反而在日积月累之下越发地沉重,压在身上的重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
眼看着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大头娃娃,以及肾功能逐渐衰竭的孩子,有多少家长因为看不到希望而不止一次地想到过放弃。放弃孩子,甚至放弃自己……
然而,正当受害家庭陷在生活的泥沼中,身不由己地浑然度日时,前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即将出狱的传闻却不胫而走。
得知消息后大家猛然一惊,受害者尚在痛苦之中求出无期,而那个造孽的罪魁祸首之一竟然就要恢复自由全身而退,怎么回事?她不是被判无期了么?
随着田文华即将出狱的消息传开,人们不得不再次忍痛揭起身上还未痊愈的伤疤,将思绪回转到那个令人揪心且懊悔的13年前。
痛苦的伤疤被再度揭开
2008年,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这个名词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并因此成功跻身当年三大事件名单。而其他两大事件分别是5.12大地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单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三鹿毒奶粉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据当时的媒体统计,至少约有30万婴幼儿受到三鹿毒奶粉的毒害。这个数字在旁观者看来,略显枯燥与抽象,但是对于30万个家庭来说,却是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切切实实的煎熬与伤害。
也正是由于给孩子吃了三鹿毒奶粉留下后遗症,导致一些家庭陷入绝望的困境,如坠无间,度日如年。
当三鹿奶粉事发之后大家才意识到,原来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把人吃坏肚子那么简单,也不是直接把人毒死那么干脆。那些被批量毒害致病的娃娃们,不仅要面临成长中的诸多磨难,也为所在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家人因此而身心疲惫,家庭经济也为此承受着毁灭性的打击。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缘起
时间回到2008年,当年的6月到9月之间,甘肃陆续出现了婴儿被诊断出患有肾结石的情况,重症患儿数量达到近60例。在这些患病的小宝宝里,有一部分患儿呈现出肾功能不全的状态,还有患儿不幸因病夭折。
这么多的孩子几乎同时得了一种病症,令家长们不禁为之抓狂。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序曲而已,而后全国多省都曝出了类似的病例。
与此同时,患病婴儿的共同点也被找到,这些宝宝无一例外,都是吃了三鹿牌子的奶粉。而这种致病奶粉的价位,仅为18元左右。更令人揪心的是,选择这一价位奶粉的家庭本就不算富裕,经此劫难后更是使得拮据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最后经查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成分,这种有毒的化工原料虽然不可食用,但可以起到提高蛋白质检测值的作用。如果被人体长期吸收摄入,那么就会导致多种病症的产生,包括泌尿系统结石,以及癌症肿瘤的诱发。
三鹿集团当时的回应表现
面对检测结果与民众的声讨浪潮,三鹿方面依然信誓旦旦地坚称,婴儿患病与企业产品无关。三鹿集团的传媒负责人对外表示: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并称三鹿集团已经委托甘肃省质监局对本企业的奶粉进行了检验,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他们以为这件事就如2004年那次“大头娃娃”事件一样,只要及时花钱进行公关,就可以化解危机,搞定舆论。
可这次三鹿却打错了算盘,而且马上就被打了脸。因为甘肃省质监局随后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做出声明,称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眼见事情已经兜不住了,三鹿集团很快就换了打法,他们在当天晚上再次表态,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有产品确实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
在三鹿给出的数据中,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奶粉为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产品,投放在市场上的数量大约有700吨左右。同时,三鹿集团也发出了产品召回的声明,但仍不承认本公司有18元价位的奶粉存在。
毒奶粉事件的处置结果
在三鹿毒奶粉事件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随之启动。各地医院也纷纷开设特殊门诊,专门接收疑似受到三鹿奶粉毒害的患儿进行筛查,并展开诊治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快速做出反应,立即着手对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排查,结果令人不寒而栗。数据显示,尽管含量不一,但22家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中都有三聚氰胺的影子。一声令下,这些有害的毒奶粉全部下架。
然而使人更为痛心的是,在这22家厂商名单中,基本上包括了我们当时所有的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国产奶粉从这一刻开始,完全失去了民心。
2008年12月,重压之下的三鹿集团不得不宣告破产,曾经的乳业第一品牌轰然倒塌。次年1月,涉及毒奶粉事件的多名责任人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
其中作为三鹿问题奶粉重要参与者的张玉军、耿金平、张彦章、高俊杰,张合社、田文华等人,因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奶制品,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死缓,以及无期徒刑。其他相关的15名被告人,也是各获2年到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田文华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被驳回。2009年3月15日,田文华接受了被二审判处无期徒刑的结果,表示不再上诉。
随着这些人渣的锒铛入狱,毒奶粉事件也似乎尘埃落定,被画上了句号。
三鹿毒奶粉给个人和社会留下的后遗症
由于婴幼儿的肾脏尚处于发育初期,无法应对三聚氰胺带来的危害,因此很容易形成结石引起肾衰,并导致尿毒症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保命,除非进行长期的透析治疗,甚至是对肾脏进行移植手术。
甘肃最早被曝光的患儿是一对双胞胎,先是老大发病,表现为肾结石和尿道结石。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父母只好将孩子带回家喂一些药物进行治疗。然而祸不单行,就在20天后,老二也出现了同老大一样的症状,而且输尿管被结石彻底堵死,并由此形成肾积水。
在将整个家底掏空后,双胞胎的结石表面上是被治好了,却就此留下了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因为小哥俩体质变弱频繁生病,还有尿不尽的后遗症,这使得他们的成长中充满了困扰,直到现在仍是备受病痛的折磨。而这一切,都是拜三鹿毒奶粉所赐。
远在广东茂名山区的一个小女孩,也同样是三聚氰胺的受害者。这个乖乖女从小就失去了妈妈,与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在2014年,这个孩子因脚痛被查出恶性肿瘤。在进行截肢手术后,癌细胞又扩散至全身。如果想要继续治疗,最少需要20万元的费用做支撑。
为了省钱给她治病,家里的大儿子一直没有上过学,但即便如此,贫困如洗的家中仍是拿不出一分钱来继续为她进行治疗。虽然后来大家献爱心帮她解决了手术的资金问题,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这个小女孩最终还是在病痛中离世。
事后经过了解,在当地有三个肿瘤小患者,都是在小时候吃了三鹿的毒奶粉。
这两个令人唏嘘的例子,只是受毒奶粉残害的30万个家庭的小小的缩影。仅仅是因为一袋奶粉,就令众多的家庭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社会也因此衍生出一系列的难题。尤其是对于患儿的家人来说,这其中经历的艰辛与坎坷,纵是千言万语也是无法穷尽的。
无期变有期,田文华的减刑之路
就在30万“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在痛苦之中成长时,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有传闻说,昔日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竟然就要出狱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不禁一脸懵圈,田文华不是被判无期了吗,咋仅仅过了十多年就要把她给放出来?
立功、减刑,这就是田文华起死回生的法宝。其实田文华在被判刑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她就因“表现良好”而获得减刑,刑期由无期直接就被减到了有期19年。而且这件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就连媒体也没得到半点风声。
而后田文华又连续经历2次减刑机会,分别被减刑1年零9个月和1年零6个月,刑期也被缩短至15年零3个月。
有业内人士推测,如果闷声不响的田文华在近几年内又有立功表现的话,那么她最快或于2022年3月就能出狱。田文华就要出狱的传闻,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可这却不是三鹿毒奶粉受害者所愿看到的,他们的愤怒大于疑惑。难道田文华仅凭着在法庭上像模像样地抹几下眼泪,以及在狱中所谓的“表现良好”,就能够抹去她亲手造下的罪孽重获自由?
在普通人看来,即便这个曾经的著名女企业家坐上一辈子的大牢,也不足以赎去烙在她身上的重罪。更何况她连续经历三次减刑,愣是将无期徒刑给打折变成了15年,甚至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少,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结语
“三聚氰胺事件”是一场空前的人祸灾难,也是中国乳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污点,30万之众的婴幼儿饱受其害。以三鹿为代表的毒奶粉残害了一代人,又顺手伤害了上下两代人,一家三代以毕生的痛苦为之买单。无论是奶农和奶站,还是作为企业领导的田文华,利益链条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历史罪人的名单上,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