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个人宝贝,个人爱,家长们在带孩子方面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不管怎么样带,都应该遵从科学的方式方法。
据媒网上新闻报道,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在一个月内收治了两名严重亚硝酸盐中毒的新生儿。
新生儿也会发生硝酸盐中毒?总之让人惊讶,此前也在网络上学习了很多育婴的知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9月27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诊了新生男婴贝贝(化名),入院时身体紫成了“茄子”色。通过询问贝贝的家长们才得知,喂奶粉时家长误以为奶粉会“上火”,就用熬煮的蔬菜水冲奶粉想缓解“上火”的症状。结果孩子被确证为严重亚硝酸盐中毒。
孩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宝贝,不得不说,家长们为了教养好孩子挖空了心思,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很多方法都不是正确,没有经过验证,没有经过科学的测量,得出过准确的数据。家长们盲目的跟从不仅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事情。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6岁女孩胸部长硬块,竟是性早熟。原因是因为孩子的家人喜欢给孩子吃“活珠子”也叫毛蛋,就是鸡胚胎,其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性激素,长期摄入过多的外源性雌激素,就会性早熟。
另外还有吃蜂蛹的、蜂王浆的、人参的……真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个体差异。有些营养品对大人身体很好,但是小孩的身体稚嫩吸收不了,长期摄入反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就像刚开头文中出现的孩子一样,送入院时皮肤紫成了“茄子”,高铁血红蛋白已经达到极度危险的地步。
高铁血红蛋白是怎么出现的呢?根据当时新生儿科医生的科普:蔬菜中的硝酸盐类物质在与微生物作用下还原成了剧毒的亚硝盐,被孩子吸收以后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其中还有一名早产儿,是在住院期间常规随访时被医生发现异常,虽然经过及时抢救已有所好转,但严重组织缺氧,也有可能造成其他身体损伤。
所幸的是,经过医生治疗,贝贝的病情有所好转。
查询百度百科,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划分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以上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醒。在带孩子过程中,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定要科学。询问相关的专业人士,翻阅相关的科学书籍,查询专业网站等,这才是正确思维导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