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品牌打破婴儿奶粉高价泡沫

婴童网

进入6月,多个品牌婴儿奶粉罕见降价,有媒体评论婴儿奶粉价格迎来拐点,也有分析认为是这只是偶然因素下的暂时现象。在仔细分析婴儿奶粉的产业链时发现,婴儿奶粉的高价,主要是流通渠道成本冗余造成的。在产业链中哪个环节成本居高不下,哪里就有商业创新。此次婴儿奶粉降价潮,源于部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挤压了婴儿奶粉产业链中成本水分,因此婴儿奶粉回归理性价位,并将长期存在,是行业趋势。

电商品牌打破婴儿奶粉高价泡沫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信息:

6月以来包括惠氏、雅士利、圣元、伊利在内的多家知名奶粉品牌出现价格松动。

如雅士利900克a金装1段、2段、3段奶粉,分别从原来的288元、268元、238元降价到186元、192元、169元,降幅超过35%;

再如伊利900克金装1段、2段、3段,从原先的320元、295元和268元,降价到如今的197元、186元和175元;降幅超38%;

一向以超高端品牌自居的惠氏启赋从原价的388元,降至288元的成交价,降幅超25%。再加上此前多美滋的一系列降价行为,可谓近年来中国婴儿奶粉市场中一波少有的降价潮。

先来看看婴儿奶粉整体成本在产业链中的分布。以一罐250元的奶粉为例,在产业中游奶粉制造环节,出厂为150元,经过中间渠道这一环,加上营销推广费用,加价67%,达到250元。如果从顾客整体购买成本结构角度来看,厂商生产成本占60%,而流通成本则占40%。

在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中,经常会用一种方法,就是梳理产业链,厘清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池,其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减少顾客整体购买成本(降低价格)或者提升顾客整体购买价值(改善体验)。而常常针对高成本产业链节环节,进行改革或创新,降低成本让利给顾客,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法。因此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在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冲击下,高价破灭。最典型就是手机行业,在小米模式冲击下,手机价位拉低近1000元。

面对婴儿奶粉流通环节高成本,总会有一些企业会想尽办法,跨越流通环节高成本缚束,实现婴儿奶粉商业模式的创新。河北乳企巨头君乐宝是其中的代表,君乐宝的做法和小米异曲同工,把君乐宝比喻成电商品牌一点不为过,完全依靠网络推广,网上销售,入驻苏宁红孩子、天猫、我买网等商城,号称是中国第一家完全依托“网络直营销售,电话直营销售”电商直营模式的奶粉品牌。由于摒弃了传统线下实体店的渠道,君乐宝将婴儿奶粉的定价控制在了130元/罐以内,这迫使同级别的国内奶粉品牌不得不降价应战。

君乐宝、诺优能等婴儿奶粉电商品牌就像是放入一群沙丁鱼中的鲶鱼,低价格迫使同级别的国内奶粉品牌不得不降价应战,进而影响整个婴儿奶粉市场。

利用电商元素进行商业模型创新,在服装、手机、家电等领域的成功例子早已屡见不鲜,今天轮到婴儿奶粉,明天呢?也许有更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冲击下迎来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

本文作者:胡小键(著名经济学专家,品牌、战略策划人)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