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埔军校辉煌不在,学生的将军梦破碎,最后一批学生后来怎么样?
在日本战败之后,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颓废之气开始在国民政府当中肆意弥漫,在1949年开春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是必然,但是这个人一定不是蒋介石。当时蒋介石为了稳定民心,于是还在当年的九月份硬着头皮去往黄埔军校,这个原先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学校去看看最后一批学生怎么样。这批学生就是黄埔军校第23批学生,当时他在13日的晚上到达,但是一直都不安心,于是就先去教室看望了还正在上自习的学生们,他的到来没有引起很多学生的欢呼,当然他自己也没有很激动,仅仅就是看了一眼,做了几个点头的动作就离开了。
在第二天的早上,他站在了检阅台上,背后就是他四米高的铜像,很多人原先是没见过校长的,当他们见到之后才发现,原来校长的身高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伟岸,仅仅只有1.69米,于是多少还是有点失望的,尤其是在铜像面前,就显得更加渺小了。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是失望的,不单纯是因为偶像的外在,更多是因为黄埔军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要面临的惨境,因为战争的停止,军校原先答应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兑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1948年,已经高中毕业的学生白洁就已经经历了毕业就要事业的尴尬,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黄埔军校正在招收学生,于是他重燃激情开始报考。毕竟黄埔军校在当时比现在的北大和清华都要出名,而且其中孙中山的名号更是响当当,于是白洁就冲着这两点报考了。
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很多军校当中的毕业生,在中国历史上不说是流芳千古也算是传奇人物,像是现在政府当中就有很多领导人是出自军校的。于是抱着将军梦的他开始报考。除了他之外,山东泰安的陈镇报考的理由就比较的直白,那就是军事是可以救国的,他对于美国的专权霸道很是厌恶,特别是在1946年传出北平的美国大兵强暴了中国北大的学生,这样事件引起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关注,甚至开始示威游行,就冲这件事情,他对美国也是痛恨到了极点。
其实不管是有高大伟岸的梦想,还是因为黄埔军校可以给其带来好的前途和名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群年轻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开始了相同的命运。伴随着校长的撤离,这群学生的梦也碎了,只能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