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总是哭闹是什么原因?了解这些,会让妈妈更轻松!

婴童网

一、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小宝宝总是哭闹是什么原因?了解这些,会让妈妈更轻松!

哭泣对小宝宝来说,其实是表达自己的方式。

宝宝饿了,尿了会哭;生气会哭,换了环境会哭;有时候似乎没有理由,宝宝也是要哭。

总的来说,宝宝哭有三个原因:

1,寻求帮助

小宝宝虽然不会说话,哭泣就是他们的语言。

比如,宝宝的哭声短促而低沉,时高时低,那是宝宝在说“我饿了,我要吃”;

比如,宝宝哭的特别激烈,八成是生气了,需要人哄;

有时候宝宝会突然大哭,声音很尖锐的一声长叫,然后停顿,接着还会慢慢的抽噎。这种哭声很有可能是宝宝疼痛或者难受。

2,减压

我们大人如果遇上突然变换环境或者遇上突发情况,会焦虑,惊慌失措。

过十五岁生日时,因为很隆重,有很多亲戚来。我一天没吃饭。

我在高中的时候换过一个学校,刚开始前三天我只吃了两顿饭。

工作的时候,第一次组织一个大型会议时,从前一晚开始就没吃饭。

改变饮食习惯是我面对压力的一个方式。

每个人面对压力都有不同的解压方式。而对于小宝宝来说,哭,就是最常用的方式。

突然的声音、强烈的视觉或者其他感官刺激都有可能让小宝宝哭。

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和我互动的正好,突然他自己放了个屁,就把他吓哭了!真的是一个屁也能吓到他。

小宝宝该

不少小宝宝不哭一会儿就睡不着,让他哭一会儿反而更快入睡。

哭对小宝宝来说也是运动的一种方式呢。

二、如何应对宝宝哭闹?

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只要宝宝哭,我们就要立即回应。

不要担心小宝宝会被宠坏,这么小的宝宝需要的是足够的关注,帮助他适应这个新环境。对于小婴儿来说,这个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几乎没有,他认为他和妈妈是一体的。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通过解锁自己的小嘴、小手、小脚等功能,他才能逐渐认识到,他是他自己。不过,到那个时候,也就到了他第一个叛逆期。

回应小宝宝的哭泣时,首先要解决他最迫切的需要。

饿了就喂,尿了拉了就换尿布或纸尿裤,或者有什么缠住了他的手或脚,让他不舒服了。

如果他已经没有了最迫切的生理需求,但他还是哭,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或者其他看护人哄一哄满足他情感需求了。

最常见的安抚方式可能就是轻轻摇动他,我们可以抱起小宝宝走动,也可以借助摇篮床,小推车等。或者轻轻抚摸他的头或拍打他的后背、前胸。

不过最好采取渐进的方式,别一开始就是把他抱起来,这样以后会很累人。不过一般新手妈妈都抵挡不住小宝宝的魅力,母爱会让妈妈忍不住就要把他抱起来。

我也是有了小儿子以后知道,及时回应及时抱起来。可以就让他躺在那里,轻轻摇动他,拍拍他,和他说说话这些比较省力的方式。

大儿子那会,差不多2周岁以前,都是我抱着睡的,很累人的。

早知道,回应小宝宝不止有把他抱起来这种方式哦。

还有一个超级大招——转移他的注意力。

和他说话,唱歌

拿个有声音的小玩具有节奏的和他玩

放点音乐

……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行,小宝宝还是哭,那有可能宝宝就是难受,不舒服,甚至生病。

最常见的有这三种情况:

肚子里有空气——拍嗝

拍嗝方式在一文说清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及遇到的问题有详细介绍。

肠痉挛——揉肚子

如果小宝宝差不多每天有个固定时间段烦躁哭闹,通常在下午6点到前半夜这个时候,也正是我们要睡觉的时候,而且无论你怎么哄也哄不好,也不发烧,会让我们很痛苦。

很有可能就是肠痉挛。大概有40%的小宝宝会出现肠痉挛。如果小宝宝在哭闹一阵之后能安静下来,其他时间也没有特别的反常情况,那就不用太担心。

不过这种症状有时候也是因为妈妈吃了某种食物,而引起了食物过敏,还有个罕见的原因是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过敏。

所以,小宝宝出现这种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尝试停止吃最近吃过可能引起宝宝食物过敏的食物。如果喂的是奶粉,可能需要换奶粉。

如果还是不能缓解,还是要问问儿科医生,确定小宝宝不是因为某种疾病而哭闹。

发烧——立即去医院

这是所有妈妈都不愿意遇上的情况。如果不管怎么样宝宝都无法安静下来,要给宝宝量一下体温,如果发烧,立即去医院。尤其是还没过百天的宝宝。

三、妈妈的心里建设

宝宝哭闹不代表你不是好妈妈,每个宝宝都会哭,新生儿宝宝每天差不多都要哭1-4个小时。

没有一个妈妈可以保证每次都能哄好哭闹的孩子。

在我还没有当妈妈的时候,有一次坐火车,车厢里有个小宝宝一直在哭,我虽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但是内心想的是“他的妈妈为什么不哄哄他呢?”“我以后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这样一直哭”!

事实上,在评论一件自己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通常都会被现实狠狠打脸。

我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想法了,因为我自已的孩子在1500天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会上演一场哭泣大戏!我对哭声的免疫力已经大大增强,我再听到或看到其他小孩儿哭,包容力也大大增强。

我们能做的就是尝试各种可以尝试的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让其他家庭成员帮忙哄一哄,别让自己崩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