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反攻,取得了一些进展。乌克兰副防长马里亚尔确认,在这次反击中,乌克兰军队夺回了37.4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许多乌克兰军人声称夺回的区域实际上是双方都无法控制的“灰色地带”,而且乌克兰军队在安东诺夫斯基大桥附近已经被俄罗斯军队赶走。更重要的是,在多个战线上,乌克兰军队根本没有接触到俄罗斯军队的主力阵地,只有在扎波罗热州西部的罗布坦和卢霍夫遭遇到了由反坦克壕、坦克陷阱和龙牙障碍物构成的俄罗斯军队防线。
乌克兰军队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反击。
尽管我们选择无视这些情况,但乌克兰军队在6月初所谓的大反攻只占领了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了取得如此微不足道的成果,乌克兰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在6月份,他们就损失了32辆坦克和217辆各种军用车辆,还有至少10架各型军机。这样的战绩无法让乌克兰各方满意,也不可能让北约(以美国为首)满意。
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35旅在顿涅茨克地区进行战斗。
为了保持声誉,西方媒体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各种辩解,声称乌克兰军队目前的反击只是试探性的举动,仅仅是为了找出俄军防线上的弱点,为进一步采取更大规模行动做准备。
时至今日,乌克兰军队发动的反攻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以上,他们目前已经深入俄罗斯军队防区的最深处,距离最终的军事目标马里乌波尔和别尔江斯克还有大约90公里。在过去的30多天里,超过2万名乌军在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南部的三个方向上不断发动军事进攻,但面对俄军强大的综合防御系统,乌军始终无法突破防线。由于俄罗斯空天军投下了大量高温压缩弹,乌军的阵地被烧成了一片火海,战场上如同地狱一般。
假如说,西方媒体只是因为所谓的政治正确而避免真实表达的话,那么经历了数十年的职业军人和聚集了精英智慧的智库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上将对乌克兰军队反攻的评价是,反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可能需要6周、8周,甚至10周的时间。对于乌克兰军队反攻进展缓慢一点都不感到奇怪。以中立客观自居的美国战争研究所对乌克兰的反击给出的评价是,乌克兰目前行动的速度并不表明他们已经陷入僵局,也不能证明乌克兰在未来不能夺回大片土地。
乌克兰军队希望通过发动反攻来消耗俄罗斯军队的人力和武器。
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军方、智库和媒体,在言辞中隐含的意思是“乌克兰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战略游戏”。为了使外界接受这一观点,澳大利亚的退役将领米克瑞安甚至给这个或许并不存在的计划命名为“大阵线战略”。
在进一步阐述这一战略时,瑞安明确提出了乌克兰军队的反攻目标不仅仅是寻找俄罗斯军队防线上的弱点,更是通过持续的军事打击对俄罗斯施加压力。通过大量消耗敌方的军力和军器,达到削弱、分裂和渗透俄罗斯军队的目的。
西方人之所以如此乐观,除了“瓦格纳”集团发动的“一日叛乱”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正在遭受制裁的俄罗斯将面临物资短缺和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乌军只需不断拓展战线,持续施加军事压力,就会让俄罗斯的人力、装备和燃料逐渐枯竭,使前线士兵因为缺少补给而走向崩溃。
作为一种多功能战斗机,F-16不仅能够协助乌克兰争夺制空权与俄罗斯,还可以对俄军的阵地进行远程打击。而ATACMS不仅射程长达300公里,速度快且精确度高。可以说,借助这两种武器的支持,乌克兰军队能够有效地实施远距离打击俄军的人员、装备和补给。
然而,目前的问题是F-16和ATACMS何时能够交付? F-16飞行员的培训时间最短也需要4-5个月,考虑到各种配套设施的建立,预计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同样地,ATACMS刚刚批准了生产经费,生产和交付的时间都是未知的。因此,依靠这两款武器来挽回局势纯属空想。
而且,相较于美国和中国,俄军在乌克兰问题上仍然拥有系统化的优势,所谓的落后只是相对而言。特别是苏-35等战机所携带的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该导弹速度可达到6马赫,可以攻击距离400公里之外的目标,这是F-16和AIM-120D无法比拟的射程。同时,俄军的S-400、S-350、“铠甲”等导弹构成了一个由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能够有效地为俄军提供保护。
乌克兰现在还有“后手”吗?
相对于俄罗斯军队的武器体系化优势,目前俄军在军队的动员能力和军工产能方面的优势,成为乌克兰乃至整个北约的噩梦。直到2022年9、10月期间,由于兵力劣势,俄军在多条战线上受到乌军的不断打击。到了2023年,俄军与乌军之间的有生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逆转,以至于美国智库哈德逊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军队仍然保持着几乎无法超越的数量优势”。
此外,迄今为止,俄罗斯还没有进行全面的战争动员,他们只进行了一轮兵员招募。除了增加兵力的能力之外,俄军的武器补给能力已经完全打破了西方关于他们武器库即将耗尽的传言。根据CSIS发布的最新报告,他们毫不客气地断定俄罗斯的导弹不会用尽。而与此相对比,美国在500天的时间里都无法完成生产26,000枚155毫米炮弹的计划。德国号称每年生产40-50万枚炮弹,但他们的155毫米炮弹库存已经不到2万枚。
目前,有一些危机四伏的俄军士兵正在扎布罗热核电站进行巡逻。
所以,当乌克兰人希望在战场上消耗俄军的兵力和武器时,他们是否忽视了自己已经进行了11轮动员,部队日益减弱。北约为其提供武器和弹药,但北约的工业生产能支撑多久呢?所谓的“大阵线战略”究竟会耗尽哪方的战争潜力呢?也许,乌克兰真正的“杀手锏”实际上是恐怖主义袭击,比如双方正在互相指责的“扎波罗热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