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启用,以后奶粉应该怎么挑?

婴童网

前段时间康康姐告诉了大家“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新国标正式实施”的消息,一时之间许多宝爸宝妈们来了兴趣,不断给咱们留言他们想知道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标”到底有多严?

与之前的标准相比,都有哪些变化?

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启用,以后奶粉应该怎么挑?

好好好都怪康康姐只是点到为止没有为大家把“新国标”讲透彻这样吧我们请来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后简称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从检测检验的角度给大家好好讲讲新旧国标的对比吧!

1、从两个标准到三个标准

首先,“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将“旧国标”的两个年龄段标准变成了三个。

具体来说

就是将之前适用于6~36月龄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拆分成了适用于6~12月龄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标准GB 10766-2021和适用于12~36月龄的幼儿配方食品标准GB 10767-2021。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告诉康康姐这次的细分意义重大,意味着中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国家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了。

2、下调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的蛋白质含量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降低了6~12月龄较大婴儿和12~36月龄幼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其中6~12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84 g/100KJ,12~36月龄奶粉中蛋白质从0.7~1.2 g/100KJ调整到0.43~0.96 g/100KJ。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说,下调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摄入过多蛋白质带来的超重、肥胖等风险,使婴幼儿奶粉中营养更精准。

3、胆碱、硒、锰营养素从“可选择成分”变为“必需成分”

“旧国标”把胆碱、硒和锰这三种营养素作为可选择成分,生产企业可以添加,也可以不添加。

“新国标”则不一样

在充分考虑胆碱、硒和锰这些营养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为保障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营养摄入的充足性,“新国标”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4、修订或增加了营养素的最小值/最大值

“新国标”对维生素K1等多种维生素和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最小值/最大限量值进行了修订。

另外

考虑豆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对铁、锌和磷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新国标”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说了,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充足性;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大值,是为了保证婴幼儿营养素摄入的安全性。看到没?这些营养素并不是添加量越高越好,有的营养素过度甚至可能会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宝爸宝妈们追求奶粉营养也要讲科学哦!

最后康康姐也向武汉食检所的小伙伴请教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问题与解答

Q

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到底哪个更好?

事实上,进口奶粉与国产奶粉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各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准都是符合当地婴幼儿饮食结构、并经过长期研究论证的。不过,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婴幼儿出生时体内铁的储备相对不足,因此国产奶粉在配方设计等方面会更加关注产品中铁的含量。所以,各位家长给宝宝选购奶粉时,不用过度纠结于是国产还是进口,关键是要根据自身宝宝的体质,来选择最适合的奶粉。

今日小互动:

你们家宝宝喝的什么奶粉呢?快来投票吧!

-E N D-编辑 | 晴晴排版 | 黎美丽 漫画 | 孙小碗 供稿 |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