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大头娃娃”再现,这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事情

婴童网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令我很震惊。

12年后“大头娃娃”再现,这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事情

5月11日,

湖南郴州市永兴县的多位家长公开维权,

表示自家孩子因吃了母婴店推荐的“倍氨敏”,

导致颅骨突出,

变成了发育迟缓的“大头娃娃”。

经过调查,

这种推荐的“奶粉”,

实际上是一种蛋白固体饮料,

主要的成分,跟糖水差不多。

随后,又有相关事件被曝光。

2018年10月,

有位婴儿家长在医生推荐下购买了“舒儿呔”产品,

结果女儿实用几个月后,

出现“头颅变大”、“发育迟缓”等症状。

一场假奶粉风波,悄然刮起。

我从未想过,

时隔12年“奶粉风波”之后,

竟然还会有人,

为了利欲,将“黑手”伸向无辜的孩子?

事关“问题奶粉”,

就是关乎万千家庭的大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虚假宣传,等同谋财害命。

生而为人,必须善良,

有些底线,是必须坚守的,

有些钱,是不能挣的!

关于“大头娃娃”所引发的原因,

所有的矛头,

都指向了一款名为 “倍氨敏”的奶粉。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自己的孩子,被诊断出牛奶过敏,

医生建议给孩子吃氨基酸奶粉,

于是家长跑到附近的“爱婴坊”母婴店,

被店员推荐购买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产品,

店员称:

“这是店里最好的奶粉,

很多过敏宝宝吃的都是这一款。”

孩子们食用这种产品少则半年,多则两年,

有的孩子已经喝成了大头娃娃。

其中有位小姑娘,

一直忍不住,用力拍打自己的脑袋。

还有些孩子,

竟然被确诊为佝偻病,

显示出来的迹象是:

“身体停止发育”。

有的家长在购买时,

曾怀疑过“固体蛋白饮料”的说法,

却被店员解释称:

“固体蛋白饮料”就是牛奶的简称。

也有家长察觉出孩子喝完“奶粉”后,

出现不适症状,

想停用这款产品,却被店员阻止。

直到记者暗访时,

母婴店店长仍坚持称:

“倍氨敏就是特殊奶粉。”

直到得知有孩子出现症状,

店家才终于改口:

“长期吃它没营养,只有改善作用。”

没有国务院食监局的批准证,

没有任何资质证明,

很显然,

这款奶粉,就是赤裸裸的假奶粉。

细思极恐,

如果不是真相曝光,

这场阴暗的交易,

不知道还会继续多久?

还会有多少的孩子,

因为这场利益链的输送,

惨遭“毒手”?

生产、包装、推荐、贩卖……

这条利益链下的所有人,

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这场令人震惊的“假奶粉”事件,

终究不过围绕着两个字:

“利益”。

“倍氨敏”,作为“蛋白固体饮料”来卖,

看似合法合规,没有夸大宣传,

但大家只需稍微细想:

“一个啥都不是的固体饮料,

做成奶粉的包装究竟有何用意?

这样一个既没有营养,

又没有口感,包装还特像奶粉的固体饮料,

到底在针对谁呢?”

所以,从一开始,

厂家就是为了迷惑用户,

让家长们错把“蛋白固体饮料”,

当做幼儿的主食。

而在记者采访当中得知,

很多店里的导购,

也把倍氨敏直接当做特医奶粉在卖。

有一位店员曾说:

“卖一罐倍氨敏,

利润是正常奶粉的两倍。”

可想而知,这样的勾当有多么暴利!

他们在捞钱的时候,

或许根本没有想过,

这样的东西,对于孩子有多大伤害?

最让人气愤的是,

这不仅仅是郴州第一起“特医奶粉骗局”。

2019 年 9 月,

长沙一男童由于长期食用“倍氨敏”,

被查出患有佝偻病!

2020 年 3 月,

很多家长在“问政湖南”上联名,

要求政府处理郴州“舒儿呔固体饮料”事件……

这让我想起2008年9月11日,

那次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

共造成全国200多名婴幼儿患病,

其中13名婴幼儿死亡。

近30多万幼儿,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

事件被披露后,

三鹿召回了700吨婴幼儿牛奶粉,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全面检查下:

发现全国22家奶企69批次产品都有问题。

这是什么概念?

仅三鹿一家,

流入市场的“不合格奶粉”就有上百万桶,

“毒奶粉”给许多家长造成的心里阴影,

或许这一辈子都没法消除了……

才过了12年,

大头娃娃“重现人间”。

曾经三鹿奶粉的前董事长田文华,

在2009年1月22日被判无期后,

如今,三获减刑。

而那些当初刚刚为人父母的家长,

仍记得那一幕:

自己满心期待地喂养着自己的孩子,

期望他茁壮成长,

却不料,送进他们嘴里的“奶粉”,

竟然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

这些黑心商家,还有良知吗?

东野圭吾说:

“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直视的一个是太阳,

另一个是人心。”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

一个郭利的男人,站在了风口浪尖。

2008年,

郭利将女儿食用过的雅士利奶粉拿去检测,

发现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了200多倍,

一岁的女儿患上了严重的肾结石、肾炎。

由此,郭利走上了维权之路。

事件曝光后,施恩紧急联系郭利,

支付了40万元人民币作为赔偿要求和解。

可是就这样完了吗?

郭利去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做鉴定,

发现施恩奶粉不光是三聚氰胺含量超标,

还是个“假洋品牌”,

根本不具备生产资质,只有空壳商标。

面对这个可能祸害无数孩子的毒奶粉,

郭利决定提起诉讼。

可是,郭利的维权之路并不顺利,

还可以说是,失败。

2008年6月底,

雅士利公司再次找到郭利要求和解,

这一次,他们协定以300万元作为赔偿,

就当郭利同意并签下和解书后,

雅士利却报了警,

说郭利涉嫌敲诈。

结果,郭利以涉嫌敲诈罪被判了5年

5年刑期,郭利没有获得任何减刑,

因为他拒不认罪,一直在上诉。

后来出狱后,他开始不断上访,

此时的他已经妻离子散,

只靠父母的低保生活。

直到2017年,

广东省高院重审了这个案件,

郭利被改判无罪。

他去到了香港,

向收购了雅士利的蒙牛索赔3000万美元。

针对这个事件,罗翔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

“3000万多吗?

我觉得赔3000亿都是应该的。

你赔多少钱能够让正义得到实现,

可能赔多少钱都没有用”。

深感辛酸。

从十二年前的“三聚氰胺”到如今的“倍氨敏”,

毒奶粉一次次地祸害着我们的孩子,

一无所知的我们,

该如何去让孩子抵抗这些腐烂的良心?

这是每个人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件恶性事件爆发以后,

常常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

就算还记得,也会淡淡地说一句: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乎,事情继续发展,

恶性循环持续运行。

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不,我们还是有解决的能力的。

比如,抵制。

我们从最根本去抵制它,

不去消费,不去宣传,不去购买,

这样,持久下去,

这个臭名昭著的品牌,就会从此消失;

还有,我们可以投诉。

遇到虚假产品,无良商家第一时间投诉,

这个时代,即时通讯的力量很强大,

一旦曝光,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比如,口耳相传。

群众的力量,永远是最强大的,

而群众的作用就是: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如此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链,

从此“三聚氰胺”、“倍氨敏”,

就会成为,虚假的代名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曾说过一句话:

“杀死那个孩子的,

不是狂犬病,是活在人间的魔鬼。”

希望,

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良性的社会中成长,

不要到最后,

没有了孩子,也丧失了未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