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头娃娃事件会导致国产奶粉再次信誉崩塌吗?
和中国目前庞大的婴幼儿消费力利益驱动下,市场滋生大量不受监管的本不适合婴幼儿的食品/营养品有关。这个锅甩不到国产奶粉头上。
目前市场上普通食品没有要求强制标注“婴幼儿不适用”,纯靠厂家自觉。不仅仅固体饮料,液态饮料,糖果,饼干都没有!去市场上看,有多少借普通糖果法规上市的营养“凝胶糖果”“软糖”,“压片糖果”,还有多少借固体饮料上市的,类似氨基酸粉,都鸟悄的没有标注婴幼儿不适宜并在包装上印婴儿图样以及在网络平台宣传的时候发各种Slogan说适合婴幼儿之类的?有的甚至还教你怎么才能“安全的”喂给婴幼儿。
实际上,
最后,希望国家尽早出台管理儿童营养补充食品/补充剂的法规。最好覆盖到7岁或以下儿童,分年龄段管理。现在市场太乱了。
我非常不希望最后变成商家全责。厂家和商家都各自要负责,要整改。
厂家自己难道不知道下游零售经销商怎么卖的东西?不可能。自己的牌子在市场上什么定位什么目标消费者,不可能不知道。销售用的材料和信息都是厂家提供的。厂家自己愿意暧昧不清,不愿意和下游澄清杜绝情况,厂家必然失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