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己长期研究毫无保留精准预测伊利和蒙牛中报业绩,最后再次重申非常看好伊利奶粉业务
(一)伊利中报业绩预计伊利中报净利润为66.8亿元,同比增长8.9%,这是我个人长期研究得出的结果。如果放宽点预测净利润就是8%到9.5%之间。主要的理由和根据如下:
1.液态奶二季度同比去年净利润预计增加1.5亿利润2023年4月到6月同比去年二季度预计增长4%左右,高端白奶和低温白奶增长最快,根据渠道反馈和线下调研,其中6月因为端午送礼备货带动高端白奶和高端酸奶以及老年人奶粉较好增长。那么由于液态奶营收增长和规模效应以及低温奶减亏,三者结合在一起预计二季度液态奶贡献的净利润同比去年增加1.5亿左右。
2.冷饮(冰淇淋和雪糕业务)二季度预计同比去年增加1.5亿利润冷饮业务在二季度增速在15%到22%左右,同比去年增加7亿到9.5亿营收,二季度冷饮同比去年增加的利润大概在1.5亿左右。主要的原因和逻辑就是,中小企业退出后冷饮价格稳中有升,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平摊的广告成本也越低,这就是规模效益带动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提升。冷饮这块业务未来继续看好,这块如果拆分独立上市会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3.奶粉预计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0.5亿净利润奶粉业务整体二季度预计中个位数增长,其中成年人奶粉增长最快两位数以上。婴儿奶粉伊利和澳优合并后预计二季度同比去年5%左右增长,伊利婴儿奶粉增长比澳优快一些。伊利内生奶粉业务增速二季度低于年初预期,主要原因是行业在前期疫情非正常影响下出生人口大幅下滑从而导致婴儿奶粉行业两位数下滑,另一方面2023年2月以后没通过新国标的中小企业不能在生产婴儿奶粉,它们在二季度低价抛售手中库存,预计半年左右也就是到8月左右清完库存彻底退出市场。也就是说,未通过新国标的中小企业要到8月左右才彻底退出市场。伊利预计全年奶粉业务仍旧是有两位数增长,主要原因和逻辑就是这些企业8月以后彻底退出市场会让出很大的份额。最终帮助伊利全年奶粉业务内生增长达到两位数。因此奶粉业务在今年二季度增速略低,预计比去年同比增加0.5亿净利润左右。
4.今年伊利特别重视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率预计比去年同比下降不少,投入产出比更加高效。预计二季度这一块能够贡献0.5亿净利润。5.其他原奶价格下滑,以及去年同期疫情相关支出,比如捐赠等,这些综合在一起预计二季度能为伊利同比增加0.5亿净利润。6.其他业务奶酪植物奶以及国际业务等,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它们有好有坏,整体上也能基本做到去年的盈亏情况,因此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上面综合在一起得出各板块的具体情况能同比去年一共增加4.5亿净利润,那么得出二季度伊利净利润30.64亿元左右,而中报的净利润则是66.8亿元,同比增长8.9%
(二)蒙牛中报的业绩,最多34亿,同比下降9%以上由于它总是有各种其他收益,有时候又出售子公司,有时候也金融资产增值,有时候又大幅计提。虽然我无法预测最精确的,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百分百同比去年负增长,我预计蒙牛中报净利润最多34亿,同比下滑9%以上。对于蒙牛的这个业绩预测,主要原因和逻辑就是去年金融资产增值和出售子公司带来了比较多的其他收益,今年蒙牛也出售了子公司,但是金融资产增值想都不用想,不金融资产减值几亿就不错了。另外认真评估蒙牛的各项业务,液态奶预计能增加1亿左右利润,奶粉利润同比亏损扩大,冷饮的营收主要是艾雪和蒙牛两个公司加起来的营收,因此规模效应远远弱于伊利,增速也落后伊利不少,因此预计冷饮最多能给蒙牛增加小几千万利润,而奶酪做得虽好但是又没啥利润甚至有可能亏损。综合在一起就是只有液态奶和冷饮两者合计增加2亿利润,但是奶粉亏损扩大,金融资产增值也没有了可能还面临减值,奶粉业务也面临减值,因此综合评估得出蒙牛中报净利润最多34亿。因为奶粉减值和金融资产减值无法去预测具体的数字,所以我才给出了一个最多34亿的上限说法。对比伊利和蒙牛业绩以及各板块情况,伊利的优点就是:各领域各板块均衡发展,各细分领域都是行业数一数二,整体上看伊利的品牌溢价和品牌力以及规模更大规模效应更加好,渠道能力更强,更注重长期的品牌建设并不是简单收购和拼凑,伊利深度分销比蒙牛大经销制更加灵活和有优势,使得伊利对经销商更加强势而大经销商制使得蒙牛部分利润被大经销商所侵袭,这些原因全部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蒙牛的盈利能力和伊利差距非常巨大。
(三)特别重申非常看好伊利的奶粉业务1.伊利整体奶粉业务超过200亿营收,为行业第一名,但是最重要的婴儿奶粉营收低于飞鹤为行业第二名,由于婴儿奶粉市场最多毛利最高,因此行业习惯把飞鹤称为行业第一。但是,伊利的婴儿奶粉业务经过过去几年的投入期已经从行业第8名晋升为行业第二名,特别最近两年行业负增长的情形下仍旧实现正增长,份额不断提升,实力不容小觑。
2.二季度行业两位数下滑,没获得配方的中小企业又压价抛货,这种情况下伊利奶粉内生增长仍旧实现个位数正增长,虽然低于原先预期,但是对比行业两位数负增长以及其他奶粉企业负增长,伊利已经是非常优秀的。预计8月开始未获得配方的中小企业慢慢清完库存彻底退出市场,届时伊利的奶粉增长重新回到两位数内生增长,份额也会获得极大的提升,而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数也为明年的奶粉高增长留下了潜力空间。特别是疫情挤压的生育,到明年会大量释放,因此明年出生人口会比今年高不少。这对婴配粉也是个极大的利好。
3.奶粉行业200亿左右规模的只有中国飞鹤和伊利两家公司,100亿规模的目前没有。由于伊利和飞鹤在奶粉行业竞争力非常强,它们规模最大成本最低品牌力最强,伊利还有产业链优势。因此其他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和伊利飞鹤竞争,中小企业因为无法承受长期亏损最终退出市场,未来奶粉行业仍旧是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局面,届时的竞争格局可能是两个寡头垄断,也有可能是伊利一家独大。跟飞鹤相比,由于伊利奶粉过去并不是主要利润来源,这使得伊利的经营相比飞鹤更加灵活,可以同时利润和营收兼顾。这两年伊利奶粉营收和利润以及毛利率均增长,而飞鹤的营收和毛利率均下滑,也验证了这个逻辑。越往后面,伊利的优势越来越大。
4.奶粉业务除上面提到的婴儿奶粉外伊利竞争力很强行业第二未来目标行业第一外,伊利的成年人奶粉行业第一,儿童奶粉也行业第一。而由于未来有4亿老年人,因此成年人奶粉未来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因此伊利的成年人奶粉未来也非常看好。总结:奶粉行业伊利份额还相对较低,未来有很大提升空间,且目前行业出清阶段伊利仍旧保持奶粉营收和利润以及毛利润均增长,待到未来几年格局稳定营收规模更大价盘更稳的时候利润释放会非常大。奶粉行业是乳制品里面仅次于液态奶的大市场,我非常支持和看好伊利在奶粉上这些年的投入和发展,希望伊利一如既往的重视奶粉这个领域。